學生時代往往不知道的事: 什麼是學生對老師最好的報答? – 張玉佳

■文:編輯小組  ■ 圖:Pixabay   2020/09/15


「就是不想將珍貴的法,就這樣“聽過去”了。」清晨五點半到六點,和一群福幼班家長相攜相伴的全廣共學,已持續六年多。於法生珍寶想的心情,幾年下來的感受就是有種「越靠近法越有感覺-法是為我而說的」的感動。

身為國小老師,要照顧許多的學生,平日要養育三個孩子,還要日日黎明即起,便將心靈思緒安置在聽聞法語之中,體現的是真如老師所說的「堅持是一種修行」,然而這見縫插針得到的學習機會,只為不願所聽聞的法,淪為過耳秋風,於是,「寫心得回饋」成為一場學習不能漏掉的完結。

 

過去的心得回饋,總是洋洋灑灑寫得不可自己,在因緣際會中,聽聞性攝法師開示:「心得不要寫太長,老師會閱讀的很辛苦」。之後,反省自己讓老師太累之際,開始學習將心得收攝在600字的限制內,透由這項改變,領受了師長要我學習“精煉”的課題。

有鑑於字數的限制,曾經為了一份心得回饋,累積閒暇時間來寫作,零零總總卻已是兩小時的時間累積,提筆之前,為了寫出“精煉”的心得,三次至少,六七次也行的反覆聽聞全廣。

然而,是什麼樣的動力,如此用盡心力的寫心得回饋?因為教職身分,深信「交功課」是學生對老師最好的報答,讓老師知道弟子今天學到了什麼,期盼老師給予更多法乳滋養慧命,鬆動自己在學法上的偏執,體悟自己的不足,希求一切智智,透過寫心得回饋檢視自己的學習,更成為自己淨罪集資的途徑。

於是,每每遇到境界是透由全廣開示得到法的支撐,對師父和老師的感恩便次次增生,感恩師父為我們宣講廣論、並找到了真如老師,感恩老師開講全廣,讓廣論學習成為心緒的歸向,而透過全廣學習和心得回饋,讓生命綻露了堅定的信心,內心深刻的希求—從拂曉到翌日晨曦之間,祈請師長們的慈悲智慧駐足我心流。

Copyright © 福智台中學苑 All rights reserved.